- 五品
- A division of the disciples, in the <Lotus Sutra>, into five grades-- those who hear and rejoice; read and repeat; preach; observe and meditate; and transform self and others.* * *﹝出法華文句﹞ 品者, 次序之義。 謂於圓教外凡位中而有淺深次序之別, 故分五品也。 (外凡者, 因未登聖位, 心居理外也。 ) 〔一、 隨喜品〕, 隨喜者, 隨他修善, 喜他得成也。 謂佛轉法輪, 眾生得益, 我助彼喜, 是名隨喜品。 經云: 若聞是經而不毀訾, 起隨喜心。 是也。 〔二、 讀誦品〕, 看文曰讀, 背文曰誦。 謂內修圓觀, 更加讀誦, 如膏助火, 心觀益明, 是名讀誦品。 經云: 何況讀誦受持之者。 是也。 〔三、 說法品〕(亦名解說品), 說法者, 宣傳聖言也。 謂由讀誦故, 內解轉勝, 而復外資講說, 導利於人, 化功歸己, 心倍勝前, 是名說法品。 經云: 若有受持讀誦, 為他人說。 是也。 (化功歸己者, 謂以說法, 廣濟於他, 其功則歸於己矣。 ) 〔四、 兼行六度品〕, 六度者, 布施、 持戒、 忍辱、 精進、 禪定、 智慧也。 謂前觀心雖熟, 未遑涉事。 今正觀稍明, 旁兼利物。 福德力故, 倍增觀心, 是名兼行六度。 經云: 況復有人, 能持是經, 兼行布施等。 是也。 〔五、 正行六度品〕, 正行六度者, 謂圓觀稍熟, 事理將融。 涉事不妨於理, 在理不隔於事。 自行化他, 事理具足, 觀心無礙, 轉勝於前, 是名正行六度品。 經云: 若人讀誦, 為他人說, 復能清淨持戒等。 是也。* * *指圓教五品外凡位, 即一、 隨喜品, 聞實相之法, 而信解隨喜的人; 二、 讀誦品, 讀誦法華, 及諸大乘經, 而助觀解的人; 三、 講說品, 將所見解的佛法說出, 以利益他人的人; 四、 兼行六度品, 是兼修六度, 以助觀心的人; 五、 正行六度品, 是正行六度, 以自度度他, 事理具足, 觀行轉勝的人。 十住以上, 稱為聖者, 十住以下皆是凡夫, 為別於十信內凡, 故稱外凡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